马达加斯加民众游行抗议缺水断电 生存资源危机引爆街头!在马达加斯加首都塔那那利佛的街道上,一群年轻人举着写有“水和电是人类的基本需求”的标语牌,冲向一家被砸毁的电器商店。他们身后,燃烧的轮胎冒出浓烟,警方的催泪瓦斯在空中弥漫。这是首都连续第12小时停电的第三天,也是宵禁实施后的第一个夜晚。一名抗议者对着镜头喊道:“我们受够了黑暗!”
塔那那利佛的停电问题并非偶然。根据世界银行数据,马达加斯加全国仅有约15%的人口能用上电,首都的供电系统依赖老化的火电和脆弱的水电站。2024年底,北部和中部地区因干旱导致水力发电瘫痪,首都每日停电时间从6小时延长至12小时以上,同时供水系统崩溃,居民不得不依靠政府派发的罐装水维持生存。
抗议的导火索是年轻人通过社交媒体组织的“反停电运动”。他们在Facebook上发起“黑暗中的呐喊”话题,迅速集结数百人走上街头。部分情绪激动的抗议者将目标转向象征权力和资本的场所:抢劫商店、纵火缆车站、袭击三名与总统拉乔利纳关系密切的政客住宅。一名当地居民描述:“人们不仅愤怒于停电,更愤怒于政客家中灯火通明。”
马达加斯加的动荡有深刻的历史根源。2009年2月7日,时任首都市长拉乔利纳(现任总统)曾率2万名支持者冲击总统府,与守卫部队发生冲突,造成至少128人死亡、300人受伤。这场冲突的起因同样是政治对抗,拉乔利纳的私营电台被政府关闭,引发民众对言论压制的不满。十六年后,拉乔利纳从抗议者变为被抗议的对象。2023年他连任总统时,反对党就因其双重国籍问题质疑其合法性,首都爆发持续六周的暴力示威。
此次水电危机中,警方使用橡皮子弹和催泪瓦斯驱散人群,军方联合安全机构负责人拉韦洛纳里沃将军宣布实施宵禁(晚7点至凌晨5点),称“有人利用局势破坏财产”。历史仿佛重演,但冲突的焦点从政治权力转向了生存资源。
马达加斯加的贫困放大了水电危机的影响。据世界银行统计,该国约75%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,70%的居民每日生活费不足1美元。经济结构脆弱,工业仅占GDP的11%,旅游业因政治动荡受重创,2009年危机时,美国中止对马纺织业免税待遇,导致大批工厂倒闭。水电短缺直接打击了小微企业的生存。一家本地餐馆老板说:“停电时冰箱无法运转,食材变质;缺水时连清洁都成问题。”更严重的是,农村地区仅4%的人口能用上自来水,首都的供水危机只是全国困境的缩影。
马达加斯加并非缺乏能源资源。全国可开发水电潜力达7800兆瓦,但实际仅开发165兆瓦;太阳能资源丰富(年均光照2000 kWh/㎡),光伏装机却仅33兆瓦。供电系统依赖昂贵的火电(占装机容量75.9%),导致电价高企,居民用电成本折合人民币约1.02-4.2元/度,远高于非洲平均水平。国有水电公司JIRAMA长期因资金短缺和技术落后陷入困境。2014年,该公司因债务危机导致全国性停电;2024年,干旱使其采购燃油发电的能力进一步削弱。一名能源专家指出:“政府曾计划2009-2012年新增供电能力325.4兆瓦,政治动荡让这些规划搁浅。”马达加斯加民众游行抗议缺水断电 生存资源危机引爆街头!
启远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